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

How & Why

開學一個月了,

如果你問起我台灣學生(我)的學習,

跟美國學生(我同學們)的學習最大的差異點?

我發現 :


第一個,

台灣學生(我)上課時說話都習慣想要舉手,

但是會搶不到機會說。

美國學生(我同學們)上課說話從不舉手,

不管老師在說什麼,

她們還是可以自己講自己的。


第二點,

台灣學生(我),總是說"I agree..."

美國學生(我同學們),卻常說"I disagree..."

在我們的教育方式與學習的過程之中,

我們習慣了接受,

學校老師教的,沒有質疑的就是對的,

這也許是來自於某種關於和諧性的種族文化背景,

無所謂好與壞。


而當我到了這個地方時,

我發現我與他人最大的不同,

就是我將許多的事物,

都視作理所當然。





這是我今天拿回來的一個"小"報告的草稿,

原本是下個星期三才交,

我先提早完成請教授給我一些想法。

我親愛的認真的老師,

在我短短七頁的敘述我的"生命故事"之中,

寫了加起來超過三十個 "How & Why"的評語!!

雖然我看到又感動又嚇壞了,

卻也引發了很多思考。

為什麼我從來沒有認真想過原來在我生命中,

有很多我覺得影響我很深的價值跟信念,

它們到底是為什麼,又如何去影響我的?


而今天在我又搞不清楚狀況之下,

(我深深覺得我來這兒也是什麼都沒搞清楚就來了)。

我加入了一個research group。

教授寄來了邀請函,

對於關於Critical theory and inquiry

有興趣的碩博士都可以參加,

原本想說去看看到底group是在做什麼?

結果沒想到出席的只有八個人,

兩個教授 三個博士生 三個碩士生。

然後其實我也還搞不太清楚他們要做什麼,

但卻也不好意思說我可以不要參加了嗎?

就硬著頭皮繼續下去了。


老天應該是眼睛有睜開的,

知道critical就是我最沒有的能力,

對於理論與研究背景我整個缺乏。

因此要給我一個砥礪心智的機會。


或許如教授說的,

這個世界與我們的生活,

在每個層面都有太多是我們需要發出疑問的,

而這也是critical的重要性。


我覺得,我的頭腦開始要進化了,

要從全然感性邁向有些理性導向。

而在這之前,好像有段困難的路要走。

加油啊!

6 則留言:

Andreas 提到...

那個group感覺很好玩呀!!!
加油呀~
HOW & WHY~
真的是他們愛問的
我也是一直在調整這步伐

Vicky & Rong's 世界 提到...

哇嗚~
感謝你點醒我
原來我也常在不知不覺中
將很多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
感謝你提醒我
我那常常很critical的學長同事不是個怪人
哈哈

Kevin 提到...

我覺得其實這就是GRE作文的用意。假如作文要高分,當你提出一個說法的時候,一定要解釋原因或是提出證據,要不然是只口說無憑沒辦法說服人。
所以到最後我寫的文章裡面會有一大堆的because.....

匿名 提到...

哇!在國外上課一定非常刺激吧!能與老外一起辯論真是一大挑戰,加油唷!願你進化成功!

匿名 提到...

挖 這種問法
好像台灣的教育真的很不容易出現耶
跟台灣差好多~
感覺好好玩~~呵呵

不知道這樣why why why久了
你回台灣會不會發現法律很好念
哈哈~~

Stevie 提到...

Hey,親愛的

很開心關於學習的記錄能夠得到大家的共鳴,

我仍在努力調整我的思路,

希望可以達到某些平衡。

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