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開始記錄起關於學習的脈動,
也許是西方的教育方式,
又或者是念這個領域的原因,
還是因為是到了master degree的學習。
覺得有很多和以往不同的方式,
使得儘管唸書上課充滿挑戰和挫折,
但卻十分有趣且吸引我。
諮商師養成計畫第一步,
「自我覺醒 - Self-awareness」。
想成為一個諮商師,首先是從認識自己開始。
教授們不約而同的出了很多看起來不像作業的作業,
書寫自己的生命故事,
每天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想法與感覺,
填周哈里窗去找出你知道跟別人知道的自己,
別人知道你不知道的,別人不知道你知道的,
別人跟自己都不知道的自己。
還有,
去觀察記錄自己與別人溝通時的所有非語言方式,
並且試驗性做些改變。
從生活中時時刻刻去感覺自己,
語言、想法、動作、情緒...
跟東方的禪法其實有許多意念,
是極為相似的。
為什麼要感覺自己?
我清楚那是在與個案工作的連結中,
協助自己釐清與分別彼此價值與情緒的關鍵,
不讓自己主觀的影響個案,
也讓自己不受個案影響。
但是更為重要的,
在感覺自己的過程中可以不停的去觀照自己,
並且認識自己更多。
我總相信,
唯有對自己坦然了,才能對別人坦然。
2 則留言:
認識自己,忠於自己,
一直覺得這是這條路最重要的一件事。
因為其實在過程中,
很容易因為助人角色的框架,
而失去了面對自己的勇氣。
或者因為助人者的華麗外衣,
而忽略了內在心靈的困頓。
加油哦!
記得曾有位心理師,其不僅寫日記,
還另外寫了一本「夢的日記」呢!
Dear 海默,
認識自己是需要學習的,
而忠於自己感覺又更不容易,
除了學習,還要勇敢。
幸好一路上一直跟隨著你的腳步,
知道要記得去疼惜自己!
夢的日記,聽起來就很有趣。
是佛先生的朋友嗎?
我現在也有寫兩種日記,
中文日記跟英文日記。
期待我改天也可以進步到用英文寫夢的日記喔,
哈哈 :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