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紀錄反反覆覆寫了好長一陣子沒有完成,
或許是想寫下來的太多,日子也真的是一直處在忙碌中。
最近是在忙什麼呢?好多人這麼問起我?
"工作" 總是不需要思考的就可以馬上回答。
我好像也一直還沒有機會說說這一份我已經做了九個月,
卻每天都還感覺還處於適應期的工作。
"In-Home Therapy" 居家治療,簡單的說就是到家裡做治療,
取向是走入家庭與社區,
強化與利用孩子們自然環境的優勢(strength based),
讓他們運作的更好。
identify的個案是孩子,但治療的模式是與整個家庭一起工作。
孩子的年齡與問題類型有十分大的涵蓋範圍,
從三歲一直到二十一歲,如果在加上不同的家庭成員,
幾乎就是同時與所有年齡層的個案工作。
所有的行為與情緒問題在這份工作都有機會去處理,
截至目前,我接觸了幾個有自閉症孩子的家庭,
憂鬱的青少女,學校焦慮五年沒上學的孩子,
過動的小孩,聽障的孩子。
前半年都是接華裔的移民家庭,大多的議題是關於代間的文化衝突,
幾個月前開始與美國家庭工作,他們的問題類型又很不同,
很多的藥物濫用議題,家庭暴力,創傷...
跟小孩子做遊戲治療,大孩子用藝術治療,家人間的家庭治療,
夫妻間的婚姻治療,跟爸爸媽媽談教養技巧,
除此之外還有跟學校老師,醫院精神科,
社會局社工...各式各樣的協調。
除了工作本身的性質外,
對我來說最難的就是把我淹沒的報告報告報告。
評估診斷、治療計畫、還有永遠都寫不完的progress notes,
常常想呀,如果可以寫中文就好了!
這真的是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雖然我知道每天都有很多的磨練與學習。
我總是跟我的督導說,我做這份工作只是想成為一個很好的治療師。
漸漸地可以感覺到自己對於專業上的信心,
也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一套哲學與和孩子們相處的模式。
唯一不變的是,我真的很愛孩子呀~
去年底在象岡開始了一個新的嘗試,托兒中心(Day Care)
因為很多有小小孩的父母很想參加每個月的一日禪,
卻受限於孩子沒有人照顧,因此法師之前就有這樣的構想,
但一直沒有找到適合的老師。
在許多的因緣際會之下,我們的children program就開張了,
結合了這幾年幾來跟孩子工作雜七雜八的經驗,
做了一個結合很多元素的團體,
社交技巧,自然體驗,藝術治療,遊戲治療,
還有最近一兩年創傷治療的主流Mindfulness,
讓孩子練習去體驗身心與環境,
很有趣的是這些本來就都是禪修的概念。
目前幾乎每一兩個月我就會有一個週末到紐約去帶這個program,
同時最近在協助法師籌備七月底在象岡的親子營,
把這一天的模式延伸成五天,還蠻期待看看結果是如何的。
本來想說的其實是更多關於與孩子工作的感受與觸動,
只是那可能要花另外三天可能還說不完。
要交代一下以上這些就是為什麼我的記錄本會荒廢的原因,
真的不是因為只顧著談戀愛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