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可能性

這是今早出門前一時想起所抽的禪卡,

是一個特別的提醒,而今天是一個有很多突破的日子。


[可能性]

頭腦可以接受任何地方的界線。但就它的本質而言,存在的真相是不可能有任何界線的,因為超出那個界線之外是什麼呢?又是另外一個天空。

那就是為什麼我說有一層又一層的天空可供你飛翔。不要很容易就被滿足,那些很容易就滿足的人都會保持緲小:他們的喜悅很渺小,他們的狂喜很渺小,他們的寧靜很渺小,他們的存在也很渺小。不需要如此!這個渺小是你自己加在你的自由之上的,加在你那無限的可能性之上的,加在你那無限的潛力之上的。 ~Osho

註解
當這隻老鷹很自由、很自然、毫無努力地飛越天空,牠能夠總覽下面風景的所有可能性。牠的確是處於牠自己的領域裡,非常宏偉,並且自我滿足。

這張卡指出,你正處於一個整個世界的可能性都對你敞開的點,因為你已經成長出對你自己有更多的愛,也更自我滿足,你可以很容易地跟別人一起工作,因為你很放鬆、很安然,所以當有什麼可能性出現時,你就可以認出它們,有時候甚至在別人尚未看出之前,你就看出來了。因為你很融入你自己的本性,所以你了解說存在所提供給你的剛好就是你所需要的。

享受那個飛翔!並慶祝擺在你面前所有奇妙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過去一段日子又是一個生命之中相當難熬的路程,

有幾度彷彿就像陷入無底的黑洞裡,

而且這次感覺特別的長,反反覆覆的低潮讓自己都快要抓不住自己。


有很多因素,

課業與實習的負擔,一個月換一個室友的不穩定生活,

快要花光光的帳戶與和媽媽開口,在地球另一邊的家庭議題,

以及只有計畫到這個月底的未來。


It's a big transition.

督導告訴我在每個生命的轉折點,都將會經歷一段很辛苦的日子。

But you will be fine. 妳會好好的!

You will be fine.這陣子每天聽到這句話從不同人口中對我說。

她告訴我說,有時候把自己的難告訴別人,

彷彿就有人一起幫妳扛著,就不會那麼重了。

而她則在自己的瓶頸裡依然讓著電話這一頭的我不停的傾倒。


然後,全世界開始聯合起來幫忙。

那天要打一個問工作電話之前Melissa看見我的焦慮,

Let's Play 我們來扮演(就只是玩吧!)

她拿起了治療室裡的道具開始扮演電話那一頭將與我說話的對象,

看著她的模樣我一邊笑彎了腰一邊感動的想哭,

即使打的電話結果不是好消息,但緊張與挫折早都不見了。


實習與義工的兩個督導也不停的為我想辦法,

告訴我任何有工作出現的機會,如那天的諮商師job fair。

在去就業博覽會的前幾天實習督導開始傳授機宜,

她建議我做一張自己的名片,因為在這一行很少人會發名片。

親愛的貓頭鷹莊先生接受跨海求援,

在極短的時間內幫我設計好了有棵樹是綠色的名片。

這令人眼睛一亮的小卡後來真的成了秘密武器!




"You will be fine, and you need to have more confidence."

那個半夜還在剪著名片的同時,即將要離開的室友出來為我打氣。

「我知道亞洲人比較謙遜,但妳要記得這裡是美國,

要能夠有信心去推銷自己,才有辦法跟美國人競爭啊! 」

這個月裡他不停重覆地這樣對我說。


週五的job fair有了很多出乎意料的收獲,

而在當天下午我也接到了第一個工作面試的邀請電話,

今天則是面試的日子。

直到今天早上實習時兩個夥伴還拿著Mr.Turtle玩偶與我模擬面試,

督導在我離去前不停提醒:

「要記得呼吸,要看著人家的眼睛慢慢說,

要有信心,妳能做得比你想像的多更多!」


我就這麼的帶著很多很多支持踏過了這一步,

幾乎是沒有任何遲疑地回答了所有問題,

我有記得微笑,從頭到尾;

因為想起這麼多的叮嚀與鼓勵,因為只要微笑就不會害怕了。


這是一份有些競爭的工作,七十五個人申請,十五個人面試,

若通過了還有第二階段的考驗。

但結果如何在這一刻似乎不那麼擔心了,

我知道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再一次地,由衷的謝謝你、妳與祢,我一個人做不到。


像是催眠般似的,我告訴自己,

I will be fine. 我會好好的!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Fly Away

「慢一點,讓童年的勇氣追上你」。




這陣子,時常想起這部電影。

也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挑起的家庭議題又來到了眼前,

也或許是最近開始的幾個親子治療有太多觸動。


這些日子正在和一個「冏男孩」工作,

他是整個學校聽到都會搖頭的麻煩製造機,

是所有的老師、個管的燙手山芋。

幾次的遊戲治療後,直到那一天我將媽媽小孩放在一起,

在某一段遊戲的瞬間,我的心因為這個孩子緊緊揪結。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看到過,才五歲的他是這麼的勇敢,

很多時候有太多行為,都是孩子在他的世界裡被迫要求趕快長大時,

他所學到用來因應這個世界,保護自己、保護別人的方法。


我同時明白在那個當下牽動了自己,

議題總是牽扯很深,卻又無力解決。

如果就這麼遠離緘默,是不是一種自私?


可是最近心裡實在太多事了,

我告訴她,可是實在是太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