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春天,不遠



這幾天的天氣十分的美麗,

有暖洋洋的陽光與和煦的風,

連天空都透徹的藍。


雖說氣溫依舊不高,

但相較於幾個月來有雪的日子,

走在接近攝氏十度的空氣裡,

有種跟著這世界一起被解凍了的舒適感受,

我想我已經可以嗅到春天的氣息,

她離我好近!




而我也從這個週末起開始一連十天的春假,

在歷經了整整兩個月幾乎要以圖書館為家的日子,

reading,實習,一週一個報告,

每個星期到writing center改作業,

直到星期四晚上交出了最後那個二十頁的報告。

總算是個可以暫時停下來,好好喘口氣的時候。


這兩天用了一些時間整理了一下房間,

整理了我的記事本,

也好好整理了自己一下。


過去兩個月雖說忙碌繁重,

但完成了某些讓自己感受到往前又走了幾步的事。

如同這個假期,還是有不少工作與計畫要完成,

但相信會是精采的。


除此之外依舊預留了一些時間,

繼續完成我的城市角落,

如果可以的話,

我想去離城市稍微遠一點的那個小鎮走走。


還有這個記錄本,

有很多值得寫下來的東西,

好像不該這麼就讓它一直離我遠去。






今天下午終於走進了我一直很想去的一個博物館,

Isabella Sewart Gardner Museum

她同樣位在學校對街,在之前提過的MFA附近,

是Isabella Gardner的私人博物館。

館內展出了許多她在喪子低潮之後,

於世界各地旅遊時所蒐集的藝術品,

所有陳列則維持著她在近一百年前的構思。

此外博物館延續著她的精神,

到目前仍持續的支持著許多新銳藝術家與音樂家。


其中最令人驚艷的莫過於博物館中庭的花園,

我坐在某個石階上放空,

好一陣子不想離開。




博物館是完全禁止攝影的,

十分嚴格所以連偷照的機會都沒有,:D。

在他們的網站上找到了一些圖片,




她是Isabella Gardner,




我覺得她是個十分美麗的女子,

「她就是一直不停地給予,她是如此如此的無私」

導覽的阿姨這麼形容起她。

她的身影與她的信念,深深烙印在我。





春天不遠。

我期待著這個季節的來臨,

也同樣期待著接下來的繼續耕耘。

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

旅程˙沒有遮攔的小屋



落雨了   你說
我點點頭
雨濺起一個個霧一樣的故事
像掛在那沒有遮攔的小屋檐上的風鈴
風一吹就向你娓娓地訴說

我坐在那裡聽著
面前是那張模糊的旅程

可以望見那一天的藍色,一天的星星,一天的時光
那藍色是遼闊的海
那星星是那麼多的盼望
那時光如我一樣是個旅人

落雨了   你說
我重重地點點頭
是那雨霧遮斷了我的旅途
是那思緒讓我迷失了希望
是那霓紅的夜晚讓我知道了寂寞
還是這紙疊的小船久久不願安上迎風的帆

我真的不知道明天
是像今天這樣落著雨  還是一個燦爛的艷陽天



今天又下起了雨,是我最喜歡的天氣。

在每個下雨的時候,這段文字就會在心裡浮現。

不知道是個他還是她,在哪個雨天所寫下來的?

有著微微的涼意,有迷惘與傷感,

也有著些許清澈與對未來的期待。


一個人走在這個夜裡安靜的大馬路上,

我停下腳步,抬頭看見不停落下的雨水,

心裡是平靜的。


落雨了   你說

我輕輕地點點了頭。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深深祝福

這些日子有些忙碌,

生活有很多改變,有很多體驗正在開展。

在某些層面我選擇了回到一個人走,

當不被了解的時候,選擇相信自己。

她說,當你能夠在乎別人的眼光少一些,

你就有機會更自由一點。


對於最近的生活與學習其實有很多想法,

有限的時間卻不太允許我好好的整理它們,

但還是該留些版面給自己的,是嗎?


朋友提醒著我,

雖然沒說話但還是時時在關心著這個記錄本。

鼓勵我多寫,

我感激你們與我分享這些文字,

它們有時是連我都不明白的語言。


這篇的總結以蔣勳老師的詩,

與你分享。

這是之前在海默Blog看到的,

很喜歡它,因為和我的2008年總結有很多很多共鳴。

四分之一˙我與2008年

深深祝福你與我的日子,平安有愛。


祝福 蔣勳

感覺著生命的悲哀
還願意歡笑的
請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覺著生命的虛空
還願意奮進的
請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覺著生命的卑微
還予人以尊嚴的
請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覺著生命的欺罔
還待人以真誠的
請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覺著生命的寂寞
還可以溫暖他人的
請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覺著生命的殘酷
還相信善良的
請受我深深的祝福

樂觀的人說
你太哀傷
悲觀的人認為
你不夠沮喪
但是你看到
生命
既不是圓滿
也不是缺憾
不過是一個沈重的試煉
要不斷地
用信仰來驅除無望
用愛來補償孤單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出走˙紐約城˙家

「是該離開這個地方的時候了。」

我明白心裡有個聲音告訴著我,

越來越大聲清晰。



這兩天,我去了一趟紐約。

原本一直讓我裹足不前的,

似乎是把"去紐約"這件事想像的太過困難,

而事實上其實如從中正搭日統到台北一樣單純。




我來到了這一個全世界最令人頭暈目眩的地方。

霓虹燈閃爍包圍之下,城市發光。

我感受這兒獨特的氣息,文化,

特別是當置身於繁複的地鐵網絡之中,

終於明白為什麼這個豐富多元的城市,

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為她深深著迷。


而走過一個又一個街道,

擦身而過無數臂膀,

卻來不及看清每一張臉龐、每一對眼。

聽他說起關於這兒的人、生活與故事,

戲劇化式的荒誕,

卻是真真實實在這個地方存在著的生命。

我有些許驚訝,有些傷感。


五彩炫麗的外表,

卻無法包裝一顆顆空虛渴求的心。


如何才能找到心安的依歸?

在推開綠色大門之前,

心裡已有了屬於我的答案。



在外飄盪半年後的這個早晨,

我第一次感受回到家的踏實感覺。

義工菩薩們的溫暖包圍,關懷不斷,

她遞來一顆蒸好的饅頭讓我紅了眼。


在狹小泛黃的屋子裡我感受著師父的心念氣息,

與曾在這兒的歲月寒暑。

一句一句繫念著、祝禱著,祈願著,

「這是個開始」。



最終,謝謝許久不見的學昌,

謝謝滿心的分享,導引與伴隨。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師父

今天這兒下起了大雪,

我想起您最初在美國的寒冷日子裡的艱辛,

或許和您比起來,

眼前的考驗都不算是什麼了。


從昨晚開始心裡就一直莫名不太平靜,

直至今早,得知您圓寂捨報的消息。

乍聽到您的離開,

讓我難捨悲傷,久久無法平復。

雖然這不是您教我們面對生死的態度與方法,

您是如此自在,坦然地面對這件事情,

但對於這份失落,我依舊存在著許多的情緒。

您在我的生命與信仰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雖然從小自詡為一個佛教徒,

然而我在信仰的這條路上卻始終有種四處漂泊的感覺,

直到皈依您時,所受的法名「常定」,

似乎冥冥之中在告訴著我,是該定下來的時候了。

我永遠記得在山上的那次青年禪七,

坐在您的跟前,

聽著您說話的溫暖與平靜,

清楚的感受自己在那個當下終於得到了依歸。


您總是不停著提醒悲心與願力,

對於生命的珍視與心安的價值,

還有您一生艱苦卻時刻都充滿感恩。

這一切一切的信念,都不斷地影響著我。

影響著我對人的態度,對自我的期待,

甚至對現在未來路途的實踐。


但我始終覺得慚愧,

我仍舊不是一個很認真的弟子。

曾經聽過您這麼多的開示,看您寫的書,

您這麼努力地在教導著我們的方法,

我常問自己究竟實踐了多少?

我還是有這麼多煩惱妄念,

我的心依舊無法清明透徹,

我依然提不起放不下,

不夠慈悲智慧,不夠自在。


看著窗外的大雪,

我思念著您。

同時我也一再地檢視著自己,

好像又更清楚了些什麼。

謝謝您,您帶給我的如此的多!


師父,

我真的很想念您,

雖然我知道這一生也許再也沒有機會見到您,

但我已覺得如此幸運能夠認識您親近您。

如同曾在山上發的願,

我期許自己繼續跟隨你的腳步,

用更多的愛讓這個世界變得溫暖,

點亮更多的希望與幸福。


希望您已遠離病痛,

還有一生的辛苦勞累,

到一個可以好好休息的地方。

一路好走!